
丹麦与巴拿马研究团队给20只 蝙蝠装追踪器,发现它们靠“守株待兔”策略捕猎,89%时间静止,捕猎仅需8秒,成功率远超狮子。
狮子的捕猎成功率都比不上它。
狮子是公认的地球标志性捕食者,但一项新研究表明,有一种“黑马”竞争者正试图抢占它的顶端位置。更准确地说,是一种“小蝙蝠”。丹麦奥胡斯大学和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,像 fringe-lipped 蝙蝠(学名 Trachops cirrhosus)这样的小型飞行哺乳动物,不仅在捕猎效率上能与狮子媲美,往往还能更成功地完成捕猎任务。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0月31日发表在《当代生物学》杂志上,这个发表时间颇具深意。
研究数据来自安装在20只 fringe-lipped 蝙蝠身上的微型生物追踪标签——这些标签像背包一样附着在蝙蝠身上。在巴拿马的雨林中,这些传感器记录了每只蝙蝠的每一个声音、动作,以及周围环境的类似信息。生物学家发现,这些会飞的捕食者采用“栖息等待”策略追踪鸟类、青蛙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等体型相对较大的猎物。它们凭借敏锐的听觉,在猎物靠近时锁定目标,然后迅速发起攻击,整体消耗的能量非常少。蝙蝠89%的时间都在栖息静止,飞行时间通常不到3分钟。相比之下,一次捕猎行动平均仅持续8秒。
猎物的体型也让研究人员感到惊讶。fringe-lipped 蝙蝠的平均一餐重量约为其自身体重的7%,这相当于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吃下5公斤重的食物。但在某些情况下,像约20克重的罗森伯格角蛙这样的猎物,体重几乎与捕食它的蝙蝠相当。这样的“大餐”也需要花费时间享用——生物追踪器记录到的最长进食时间达84分钟。和许多大型猫科动物一样,蝙蝠在享用完美餐后,当晚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会用来休息。
“发现这些蝙蝠像被困在小身体里的大型捕食者一样捕猎,真是不可思议,”研究合著者莱奥妮·拜尔在一份声明中说,“它们不会整晚不停地飞行,而是耐心等待,精准出击,有时还能捕捉到体型巨大、能量丰富的猎物。发现这么小的动物能做到这一点,真的颠覆了我们之前的认知。”
若论捕猎成功率,两者根本无法相比。fringe-lipped 蝙蝠的捕猎成功率约为50%。作为参考,狮子的捕猎成功率仅约14%,而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甚至低至2%。而且蝙蝠的捕猎技巧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,这表明它们会不断磨练自己的捕猎技能。研究人员此前已证实,该物种能在数年内记住特定青蛙的叫声,并通过观察同伴学习新的捕猎策略。
“我们想知道这些蝙蝠在黑暗中到底在做什么——所以我们像蝙蝠倾听猎物一样,去‘倾听’它们的行动,”研究人员说。
体型小巧的 fringe-lipped 蝙蝠,凭借高效的捕猎策略和超高成功率,成为自然界的“隐形杀手”。它的捕猎技巧和学习能力,展现了小动物的生存智慧。你还知道哪些“以小胜大”的动物捕食案例?评论区分享,关注我下期解锁更多动物捕食冷知识。
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